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宋朝重文轻武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卖油翁这个故事有弦外之音吗?
这个故事有玄外之音。有人认为,从这个故事可以读出弦外之音:宋朝有重文轻武的风气。但是有人可能会问: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壶里灌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吗?再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觉得阅读时的“质疑”也很有意思?
蒙古崛起时如果碰到的不是重文轻武的宋朝,而是汉朝唐朝或是明朝,能否抵挡得住蒙古?
历史没有***设,但是真要***设,如果都是巅峰皇帝对巅峰皇帝,我个人觉得,汉、唐、明这些***王朝不仅能抵挡住蒙古,甚至消灭蒙古,让蒙古臣服朝贡都是小意思。
首先说蒙古,从铁木真到忽必烈都是明主,灭金、灭西夏、灭吐蕃,灭大理很厉害,最后灭掉半死不活的南宋,用了差不多五十年,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南宋实力很强大,最主要没明主,忠臣猛将还都被昏君奸臣掣肘,不仅不支持,还下套使绊子,反过来也说明蒙古并不是很强大(综合实力),只是运气好,蒙古崛起时候,周围的国家都是日落西山的状态,没有遇到正在崛起的中原王朝。
其次再说强汉的汉武帝,此时国力处在上升阶段,如果一代天骄铁木真,遇到不世出的千古名将卫青、霍去病会怎样?
就算他们棋逢对手,但是,卫青、霍去病身后有一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和鼎盛的汉王朝。蒙古族满打满算就几十万人口,比匈奴强大多少,匈奴都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你说蒙古能比匈奴厉害多少?
再说唐朝,李世民这位马上天子,也是为不世出的军事家,其手下的李靖、李積等等,欺负他国都是灭国战,在唐朝初期,不灭几个国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将领。强盛的突厥都被灭国了,你说蒙古比突厥强大多少?
再说弱宋,之所以弱,是皇帝弱,其他都不弱,经济不弱,人口不弱,军队数量不弱,除了赵匡胤兄弟两勉强有尿性,下来的皇帝全是软蛋,造成了奸臣扎堆,有本事的文臣武将被陷害、被打压、被掣肘,英雄无用武之地,可惜了岳飞、韩世忠、辛弃疾这些千古名将。
最后说大明,虽然朱元璋、朱棣打的都是日落西山的蒙古,但是,让巅峰时期的铁木真对阵国力上升的永乐大帝,你说成吉思汗有多少胜算?
大明还有一位不世出的猛将不得不提,他对蒙古的战绩被刻意抹去,他就是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什么要提他呢?
因为戚继光不仅是个牛人,而且还是个狠人,其个人的军事才能、素养、眼光都非常高,特别是每次的战斗伤亡比,在世界军事史上无出其右。
在戚继光扫平倭寇后,带着仅有一万四千人的戚家军,几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特种部队,被调到蓟州防守蒙古16年,也就打了三四仗,一共消灭了十几万蒙古精兵,(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鼎盛时也就十几万精骑兵,)而戚家军每仗都是几乎微小伤亡的代价以少胜多,而且都是全歼敌人,就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吓得蒙古都绕着走戚继光的防区,几十年不敢犯境。
就说铁木真时期的蒙古有多少骑兵像戚家军这样收割人头?(戚继光时期的单兵素养,到武器装备可是比铁木真时期的装备要高很多)
如果戚继光身后有汉武帝和李世民这样的明主,让戚继光自由发挥的话,戚将军消灭几个游牧民族应该问题不大,因为戚继光不光是军事家,战术家,而且还是一位武器发明家,特别重视士兵协调配合和武器改良,比如;灭倭寇的狼铣、戚家刀、鸳鸯阵、虎尊炮,对付蒙古的铁蒺藜、虎尊炮战车阵,打的倭寇蒙古毫无招架之力。
虽然总数一万多人的戚家军,以少胜多不说,而且打的全是歼灭战,(他认为只有斩草除根才永绝后患)就蒙古那几十万人口,够戚家军收割吗?
翻开戚家军的作战历史,成千上万人的战斗,伤亡比平均是1:50,最小伤亡率至今都是世界纪录,无人超越,和戚家军作战的敌人简直是去送人头。
在这里再说说那些喷子们,动不动就说宋朝被打的原因是没有牧场养马,没有骑兵,你看看岳武穆郾城大捷是怎样用步兵干掉金国的精锐骑兵.......
你再看看戚继光用总数一万四千人,每仗只有少量骑兵的情况下是怎样以少胜多全歼数万蒙古精锐骑兵的?
所以,两国打仗主要是人,人才,其次才是国力,装备。
历史上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人才,只是缺少能用人才的人。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蒙古虽然取得的成就很厉害,但是其实他顶多和突厥匈奴一个水平,最强的游牧民族是契丹,只能说蒙古赶上好时候了。
如果蒙古崛起时遇到的是强汉或者盛唐,那么他将会比匈奴突厥还惨。守仁君在这里给大家分析一下。
蒙古崛起时是四周无强敌,更重要的是中原地区处于分裂状态,就算是汉唐,也是在自己最强大的时候才有实力吊打游牧民族,当时中原地区不仅分裂,而且还都处于衰败期,蒙古人统一草原后,周围其实已经没有比他们更强大的国家了。
题目中老说宋朝,实际上当时和蒙古人直接较劲的是金国,原本金国人是很有希望将蒙古人扼杀在摇篮中的,但是当蒙古人开始统一蒙古草原大业的时候,金国内部黄河泛滥了,南宋北伐了,一系列的事情导致金国人根本无暇顾及蒙古,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金人又盲目派主力出关寻找蒙古人决战,结果几乎被蒙古人全歼。
金人由攻转守,蒙古人大举入侵,此时金人还有机会,那就是学习北宋固守华北河东坚城,尚能将蒙古人挡住,然而金宣总居然选择迁都汴梁,他刚迁都没多久,东北就叛变了,山东也乱了,蒙古人趁继大肆入侵,河北、河东、陕北、山东相继失陷。这几乎就等于金国人把大半国土拱手相让。
到了这个地步,金国人其实还有办法,就是选择和南宋、西夏联合抗蒙,南宋出钱出粮出设备,你们出点人力就行,但是天真的金国人居然认为我打不过蒙古人还打不过你南宋和西夏?
于是金国调转马头开始入侵南宋和西夏,结果入侵不成反而彻底惹毛了这两国,自己也损兵折将、丧师失地,再也无力抵御蒙古人的进攻。本来南宋是非常愿意联合金国的,但是金国一次又一次的骚操作彻底把自己玩进去了,这个时候联金再无意义,倒不如联合蒙古,能捞多少是多少。然后金国在南宋和蒙古的夹击下迅速灭亡。
此后南宋抗金四十余年,后期更是以长江以南一隅之地和大半个东亚打,南宋其实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正如题主所言,如果蒙古崛起时中原是一个强大一统的王朝,那么蒙古是没有什么机会的,甚至他们连崛起的机会都没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重文轻武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