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夏朝专题试卷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中夏朝专题试卷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没有关于夏朝的历史书?
中国出版集团出版的《一本书知晓中国历史丛书》之《一本书知晓夏朝》总共分为四章,分别讲述夏前历史、夏朝著名人物、夏朝著名历史***以及夏朝的科技、文化成就。《一本书知晓夏朝》内容通俗易懂,集知识性和故事性于一体,让您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全面了解和把握夏以前及夏王朝的历史。
夏朝历史是如何考证的?
首先,中国有比较完善系统的夏朝历史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开始出现了系统的的史书,如《尚书》、《国语》、《春秋》、《竹书纪年》等,到了西汉,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写下了《史记》。《史记》分别有《夏本纪》、《殷本纪》和《周本纪》来记载三代的历史,而且王位世系记载十分的清晰。在殷墟遗址发现之前,西方人同样怀疑商朝的存在。1928年的殷墟考古震惊了全世界,根据殷墟遗址的甲骨文中记载的商代诸王世系来看,《史记》的记载基本正确,只是将先商(商朝建立之前)的个别祖先的顺序记载错误。这说明了《史记》记载的王位世系基本是可信的。
其次,根据甲骨文发展的情况来看,夏朝也是存在的。甲骨文自1899年以来,已经出土了15万片以上,其数量相当可观。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甲骨文单字达4500多,释读成功的有2500多个。甲骨文已经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借”的造字方法。这些现象都足以证明甲骨文是一种发展比较成熟的文字。
第三,虽然现今中国尚未发现夏朝的都城遗址,但是已经发现了一些和夏朝同时期的青铜遗址或者和夏朝有关的遗址。如河南洛阳发现的二里头遗址,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出土了少量的小型青铜器,以及大量的陶器。而二里头遗址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前1750年到前1500,大约是夏朝后期的一个遗址,一直延续到了商朝前期。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朝后期的国王都居住在斟寻,“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国语》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说明斟寻位于洛阳一带。而斟寻氏是夏朝的分封国之一。这说明,二里头遗址极有可能是夏朝的斟寻氏遗址。
夏朝的考证主要是通过商周时期出土的青铜器记载的情况来研究的,夏商周都有在青铜器上记事的习惯,在当时很多贵族为了传承将家族的许多记事写在了青铜器上,所以就有了铭文,铭文是甲骨文之后第二老的文字就是用来传承文明的。
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这幅对联所写的历史人物是?
此为颂孔子联。对联见哈尔滨文庙。“六艺”指“六经”,即《诗经》、《书经》、《礼记》、《乐经》、《易经》、《春秋经》。“杏坛”传说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 “绍虞夏商周”,承绍虞、夏、商、周等古代的传统。“鲁壁”,孔子故宅井后之夹壁墙。
有哪些写夏商周历史的书籍?
感谢邀请!
这几天世界杯,小黑总是看球,虽然没有看晚上两点那场,但也是熬夜的,更重要的是,小黑最近买了几次***,结果大家是知道的,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所以小黑的脸更加黑了。如果问题回答的不好还请见谅额。
夏商周历史的书籍其实挺多的。古代文献有《史记》、《尚书》、《战国策》、《国语》、《左传》
现代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宋镇豪先生主编的《商代史》一共12册(没有记错的话),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相当不错,还有许倬云先生的《西周史》、杨宽先生的《战国史》。这些都是历史学界的经典书籍。
当然小黑也要侃侃三***古的书籍。邹衡先生的《夏商周考古论文集》还有杜金鹏先生的《夏商周考古学研究》是三***古的必读书籍之二,而且两本书观点多有抵牾,可以代表两大主流观点。还有王立新先生的《先秦考古探微》
图片来自百度,侵权必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夏朝专题试卷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夏朝专题试卷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